收录于话题
#经典艺术流派与大师
14个
格哈德·里希特《Abstraktes Bild (774-4)》(局部),1992年
3月4日,“格哈德·里希特:终究是绘画”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尔分馆开幕。展览涵盖其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展出多达100多幅作品。从照片画到抽象画,里希特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身为备受赞誉的国际艺术大师,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无疑是如今在世艺术家中身价最高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Abstraktes Bild》于2015年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中以约2.89亿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个人最高拍卖纪录。无论在市场还是学术领域,皆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中国的一些艺术家都曾将他作为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格哈德·里希特《Abstraktes Bild》,1986年
回顾里希特的前半生,这位1932年出生在德累斯顿(Dresden)的男孩于二战残酷的硝烟中成长,亲眼见证了家乡在炮火的轰炸下夷为平地;在东德的艺术熏陶中曾创作过不少以拥护社会主义为题材的具象绘画,并在剧院任场景画家助理。
格哈德·里希特《Abstraktes Bild (952-2)》,2017年
搬到西德后,他来到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博伊斯(Joseph Beuys)便是当时学校的老师之一。在1959年卡塞尔文献展上,里希特首次接触到当时以激浪派、波普艺术为代表的众多新鲜艺术思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丰塔纳(Lucio Fontana)、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人的作品让他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艺术中那放肆的自由。而很快,里希特便意识到这样的风格不适合自己,于是开始重新找寻能为他一人所表达的艺术风格。
格哈德·里希特,2017年 © dpa/Rolf Vennenbernd格哈德·里希特《Abstract painting (722-3)》,布面油画,200×180cm,1990年
在先后摆脱了固化的艺术主题以及多样的艺术思潮与风格吸引之后,里希特在照片画与其后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抽象画创作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而以下这5件物品,贯穿始终地呈现出里希特自我风格探寻的重要过程。
NO.1
报 纸
格哈德·里希特《Mother and daughter (B.) (84)》,布面油画,180×110cm,1965年
里希特曾说:“我将所有东西模糊化是为了让全部事物都同等重要,也同等微不足道。”可见“模糊”对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他如何确定自己要运用“模糊”的处理方式完成对具象画的描绘?关于这一点,或许与此前另一位雕塑领域的大师在其创作手法的找寻上有某种共鸣,他就是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格哈德·里希特《S. with Child》,布面油画,36×41cm,1995年格哈德·里希特《S. with Child》,布面油画,46×41cm,1995年贾科梅蒂的雕塑,震撼之处不在于高耸,反而在于细小;而里希特的照片画,最冲击心灵的地方不在形象的清晰,反而在于模糊。
1937年的某天,贾科梅蒂准备用一块18英寸高的石膏雕刻一个女人。他不停地雕刻,却始终无法满意。最后,他将石膏雕到了只有一根针的大小。后来贾科梅蒂才逐渐明白:这样细小的人类形象是通过记忆创造的,是一个个灵魂中、记忆里最微弱的人类形象,将其身为一个人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1962年的某天,当里希特在一个来自意大利杂志的图像上进行绘画后,由于对画作并不满意,于是便随手用报纸将颜料重新涂抹了一遍。而这样偶然中产生的画面,却令里希特感到极能与之相呼应。此后,他开始在创作中刻意持续这种“模糊”的处理方式,而这幅名为《桌子》的作品,也是里希特本人认可的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照片画。格哈德·里希特《Volker Bradke》,1966年格哈德·里希特《Ella (903-1)》,布面油画,2007年
里希特在具象画创作中不断重复的涂抹手法,与贾科梅蒂在原本刻画宏伟人类形象雕塑中营造的微弱与细小,都属于在偶然与潜意识中找寻到了自己独特的特质。这样的艺术手法,决定了他们作为艺术家讲述自己内容的风格。
格哈德·里希特《Cell》,布面油画,1988年
这让人联想起此前17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关于“风格”的一句名言:用词准确。贾科梅蒂的“准确”在于“细小”,而里希特的“准确”在于“模糊”。通过在颜料未干的画作上涂抹、刮擦后,里希特成功减弱了具象所无法摆脱的“意义”。在他看来,唯有不刻画出具体形象,画面才维持住了其最为自然的、不受人为干预的状态。最初的模糊源自于不满,而在其早期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画系列中,“模糊”展现出了艺术家对历史和情感的回避态度。
NO.2
灰 色 颜 料
格哈德·里希特《UNCLE RUDI (85)》,布面油画,1965年除了摆脱具象绘画中形象的意义,里希特亦在追求色彩表达的方向上选择性“失语”。灰色单色画是里希特照片画系列的另一大特点。早在1915年,马列维奇就凭借其《黑色正方形》等抽象绘画将色彩上升为一种不服务于形象的至上主义存在。由此,单色画成为了时代中先锋艺术家们的常用伎俩。他们纷纷通过强调颜色的物理特性,来完成对于绘画本质的更多探究。格哈德·里希特《Frau Niepenberg》,布面油画,1965年格哈德·里希特《Familie Schmidt (The Schmidt Family)》,布面油画,125×130cm,1964年
而战后艺术家们的单色画创作,在此基础上生发出不同的方向。他们将单一的色彩与个人情感建立起独特的联系,并在三原色的范围以外探索专属于个人的色彩表达。例如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的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当属该领域最杰出的代表,而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于颜色的专属权探索直到如今仍在延续。格哈德·里希特《Aunt Marianne (87)》,布面油画,120×130cm,1965年里希特早期绘画中大比重出现的灰色,首先来自于黑白照片的色彩。他用“灰色”概括并象征黑白照片独有的客观态度,消除一切情绪表达。因为在他看来,灰色是一种“非色彩”,他认为可以由此规避色彩给人带来的任何情感连接。
格哈德·里希特《Stadtbild Sa (219/1)》,布面油画,124×124cm,1969年
但经过一个阶段的灰色画创作后,里希特无奈地发现他的这一假设并不能成立。因为他体会到灰色同样是一种颜色,并与之逐渐建立起微妙的情感连接。在其对于灰色的使用过程中,他根本无法脱离个人情感与这种色彩之间的各种关联。于是,他果断放弃了灰色画的创作。
上世纪50年代,里希特在德累斯顿艺术学院第一次接触到美国纪实摄影,给予他极大的震撼。“那些照片很惊人,看起来很平常,例如有一张像是人们正聚在一起聊天,但实际上是士兵被逼迫在焚烧尸体。”
格哈德·里希特《Skull (548-1)》,布面油画,1983年
这让他不禁开始思考,人们看似了解照片捕捉到的世界,但并不真正了解。照片用边框创造一个世界的同时,也将边框外的世界永远隔离于世。也许,这些思考启发了里希特对照片与其背后更广阔风景的思考与探索。
格哈德·里希特《Meadowland (572-4)》,布面油画,90.5×94.9cm,1985年格哈德·里希特《Orchid (848-9) 》,布面油画,1997年
此外,将照片中的画面直接搬上画布,这种行为可以追溯至杜尚(Marcel Duchamp)的现成品挪用艺术。不过特别的是,他用绘画这种形式本身承载了“反绘画”的态度。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照片画系列,在里希特的艺术生涯中曾数次回归,奠定了其艺术探索的重要基础。
格哈德·里希特《MV.45》,Lacquer on color photograph, 10×15cm,2011年
格哈德·里希特《MV.92》,Lacquer on color photograph, 10×15cm,2011年
里希特即是绘画的忠实者,也是照片的发现人。关于两者间的概念衡量,总使其无法停止去反复思考:“摄影几乎没有真实,它是百分之百的图像;而绘画总是真实的,你可以触摸到颜料,它是实体,但时常屈从于某个画面。”后来某天一个偶然间,他将颜料涂抹在了自己拍摄的照片上。这次偶然让里希特感到为他解决了大问题,远胜于对这个问题的任何言语表述。由此,他创作了一系列在照片上涂抹颜料的作品。
NO.4
色 卡
格哈德·里希特《十五种颜色》,1966年
在里希特彩色照片画的创作过程中,他都会极其严谨地使用色卡进行色彩的比量。60年代中期,他开始创作比色图表(Color Charts),画面中的颜色配搭都来自于艺术家的随机挑选。
在色卡的启发下,里希特创建了一种属于个人的色彩选题体系与逻辑,而这种创作方式启发他绘制了以《1024种颜色》为代表的抽象绘画系列。在他看来,这种绝对理性并有理可依的创作方式展现了他所认可的完美,并传达出再多图片也无法传递的极其丰富的可能性。
NO.5
刮 板
1968年的某天,里希特突然不再满意将照片画出来。“我开始使用照相的特征,如准确性、不清晰性及幻想性,以创造门户、帷幕及管道。在材料、绘画方式等方面都有新的尝试。”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里希特开始创作抽象画。而对其全新的绘画方式有着重要意义的工具,就是丝网版画最常使用的刮板。里希特用它在画布上摩擦、涂抹,将颜色彼此间来回拖动,使其模糊。为此,他也自己制作了许多更合适的可以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刮板工具。
格哈德·里希特《Abstract painting (726)》,布面油画,1990年画面中,观者可以看到复杂而繁琐的色彩层次,反复、中断又涂抹,无限循环着。在创作抽象作品时,里希特不对画面做任何假设,也不知道会将它变成什么样。而他所唯一确定的,是保留照片画中的准确性、不清晰性及幻想性,以不具有表现力和机械性的方式,将现实中他认为最重要的特性摄取在画布上。格哈德·里希特《Shine (810-2)》,布面油画,1994年如此,里希特不断清晰着他所追求的“模糊”,清晰到只为自己所用的工具、媒介与方法,甚至是颜色。而众多喜爱、欣赏里希特艺术的追随者和学习者,不能“模糊”的概念在于,他的艺术风格于他以外的创作者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
格哈德·里希特《Birkenau (937-4)》,布面油画,2014年有意义的,是里希特如何果断告别了当时令他向往的风格,开始了自己的探索。虽然他的风格无用,但其对艺术的投入、严谨和对自我标准的探索却有用。在偶然、潜意识中探寻属于自己的“准确用词”,才是唯一能发挥效用的语言。
展览:格哈德·里希特:终究是绘画
时间:2020年3月4日-7月5日
地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布鲁尔分馆
精彩回顾:
编辑、文 张婧雅